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开拓始于拼搏 发展源于追求——追思著名血液学家杨天楹教授
2017.12.01

  战争洗礼笃定信念

  1923年,杨天楹教授出生于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194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附中,后考入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3年秋考入中央大学医学院,1950年毕业后留在母校附属医院内科工作。

  1951年,在人生最绚烂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地辞别了令人流连的故乡,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多少位战友赴汤蹈火,冲锋陷阵,在战场上留下了血水、汗水。当时的他虽然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但却凭着自已的医术挽救了无数战友的生命。这血与火的洗礼也令他懂得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这一切成为他以后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医疗与科研工作中默默耕耘的原动力,鼓舞着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死神宣战,与病魔抗争,挽救年轻鲜活的生命。

  大胆开拓力克顽疾

  1957年,当国家决定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时,杨天楹教授服从组织安排,放弃了第四军医大学优越的科研医疗条件来到了天津,开始了他事业旅途上的艰苦跋涉。

  首先要攻破的难题就是在当时发病较多且难以治愈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在这块从未开垦过的荒芜土地上,杨天楹教授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他意识到:根据当时我国的国情,西医治疗再障不是我们的强项,代价昂贵,不如用祖国医学之所长走一条中西医结合之路。

  然而,学西医出身的杨天楹教授对于中医并不了解。为此他向老中医请教,从望、闻、问、切逐一学起,又捧起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中医经典苦读不辍。他参加了为期半年的中医短期培训班。何为表?何为里?何为虚?何为实?他的脑海里挂满了问号,这些中医理论对于一名西医医生来说岂是一个“玄”字了得。但是,他知道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中,“玄”里必有奥秘,“玄”中必藏天机。他主攻了中医的八纲,并由此破门,锲而不舍。他学以致用,善于创新,量的积累终于带来质的飞跃。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掌握了大量中医理论之后,他大胆创新,决定和他的同事们用西医实验的手段来破译外人看起来玄之又玄的中医理论,使之可测可见。自此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实验。每遇患者,均先由中医医生辨证,属实属虚之后,他们则以实验方法加以验证。随着一串串实验数据的出现,“玄”的雾霭消散,奥秘毕露、天机外化,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获得了有力的佐证。

  对于再障,西医在显微镜下看血液构成,发现血液中各种成份相对减少,却找不到有效地治疗办法,那么用中医理论来讲则是阴阳失衡、属虚,当补肾。因为肾主骨生髓,而一般肾虚者性功能较差。于是他们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了同样具有中医补肾作用的西药睾丸素来治疗,当部分患者服用后,奇迹发生了,看到患者症状大大改善,杨天楹教授感到全身心地振奋。要知道,在五十年代末就能够用中西医攻破被人们视为顽症的慢性再障,这是何等的喜讯!由此,这项研究被列为国家科委成果。

  渐渐地,杨天楹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拾阶而上,醉心于五彩斑谰的中西医结合天地。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从植物到矿物,各种偏方验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断地向着更高的阶梯攀登。

  中西合璧弘扬世界

  白血病是血液病里又一大“畸瘤”。杨天楹教授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拓性地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中,他采取同样方法,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涂片,发现片子上的白细胞充满视野。那么用中医理论来分析则属肾实证,实则泻。然而他们查遍经书药典得出的结论是,肾无泻法。于是他们又想到了泻肝,根据中医辩证理论:肝肾同源,即肝与肾相表里,肝为木,肾为水,水生木。正如《医宗必读》所说:“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于是,凡可泻肝的他们都采集来给动物加以试验,最后终于找到治疗有效的“当归芦荟丸”。

  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中奥秘,研究团队决定对“当归芦荟丸”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这付药的十一个成分实行逐一筛选,选出其“精华部分”。正当他们在医海中畅游时,按照组织决定院所要搬迁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三线基地四川省简阳县,这项研究被迫停止了。面对搁浅的科研,杨天楹教授和同事们心疾如焚,几经辗转,找到了成都中医学院。经过耐心、细致地陈述,终于使中医学院领导半信半疑地答应了此事,同意试试看。封闭的闸门一旦打开,干劲就象止不住的潮水,他们又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实验研究。他们首先采用归类法对“当归芦荟丸”进行药物分解,将导泄的药归为一类,不泻的药分成一类,给患者服用,然后又把疗效显著的一类药逐一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发现了有效单药“青黛”,为此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暂短的兴奋过后,他们开始向着“迷宫”的深处进军。从观察青黛制作过程开始,又进一步分析青黛的组成成份,最后从青黛里提取出有效成分“靛玉红”。同时,与药物学专业人员合作,很快找到了靛玉红的化学结构,并合成批量生产。靛玉红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为此,他们再次获得“国家科委发明创造奖”。在靛玉红的基础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进一步成功研制出副作用更小、疗效更高的药品“甲异靛”。

  曾经有一位患此病的学者出访德国,德国专家对他的白血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其骨髓象、血象报告显示:病情呈完全缓解状态。几双蓝眼睛纷纷流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当听说他正在服中药治疗时,外国专家对我们的治疗方法倍加赞赏,嘱患者继续服用。

  医海无涯大医精诚

  在漫长而单调的血液病临床工作中,杨天楹教授度过了数不清的春夏秋冬。事业上,他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就。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又开始了对血友病的研究。

  他先后组织了全国血友病协作组,针对血友病的病因,发病率等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填补了国内此项空白。经过对血友病的多项研究,写出了《中国的血友病》一文。为后来国际血友病联盟接纳我国为成员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院所成为世界血友病联盟指定的中国血液病培训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疗、科研、教学构成了杨天楹教授工作的主旋律。在血液病那浩瀚而神秘的海洋中,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殷殷硕果。从医五十余年来,由他及其同事共同主持编写的著作达350多万字,他还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8项国家级成果奖,培养了博士生4人,硕士生3人。主编近87万字的血液学专著2部。

  医乃仁术 一心为民

  受党培养多年的杨天楹教授深深记得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名言:“若有话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在他面前,无论是来自乡村,还是异国,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他倾注的是同样的深情。在他这里,先哲的教诲,医生的本色都得到了完善的体现。当一位妇女带着患病的小女孩从偏僻的乡村慕名来到杨教授这里时,他给予的是情同亲人的安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一丝不苟的检查治疗。患儿的每一张处方,哪怕是一针一药,他都要仔细过目,认真详细地为其解释病情,并尽量缩短治疗时间,以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生活不便。当患儿病情好转回到家乡后,家长从遥远的乡村邮寄来红枣、木耳等特产表示感谢,他又亲自跑到邮局将物品全部邮寄了回去,并写信询问病情,感谢家长,他说,“为人民治病是医生的天职”。

  还有一位美国患者欲请杨教授为他诊治,可是患者身在美国久卧病榻,不能动身,于是提出请杨教授赴美看病,费用全包。但杨教授深知这样做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国内的患者更是离不开他,取舍中他决定由患者家属金小姐带齐患者全部资料来津,他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异邦朋友,并根据家属提供的病历资料,精心地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多方帮助联系购药等事宜。杨教授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使金小姐十分感激。回美国前,金小姐从南方寄给他三千元人民币,表示感谢。可杨教授分文没要,全部寄回,同时复信申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

  他的医术、医德、医风带动了科室的同志们,也深深感动了患者及其家属们,凡是到血液病医院看过病的,无不交口称赞。他却说,每位医生的成功,都是来自于许许多多患者的支持与配合。也就是说,医生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患者,理所当然应奉还给患者。简简单单的话语,却深深蕴藏了医患者之间那种真挚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

  凭着他对患者的那份真诚,那片爱心,他赢得了患者的依赖与敬佩,也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爱戴。多少年来,他一次又一次地荣获了医科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及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七五”立功奖章、医科院“名医奖”、卫生行业医德高尚“百面红旗”的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被中央保健局表彰奖励。

  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好比火炬,要使它燃烧得十分光辉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如今,杨天楹教授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把自己用心血积累下来的临床科研经验留给了后人。院所的年轻后辈们已接过了前辈们手中的火炬,必将在血液病诊疗、血液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让这颗璀璨的火种经久不息。